“家人們,這是來自大涼山的野生菌,肉質肥厚,燉湯特別鮮!”11月11日晚,在寧波北侖銀泰城“彝+好物”侖美共富直播間里,寧波市北侖職業高級中學電商專業的涼山學子曲比木日和地惹小虎身著彝族傳統服飾,正熱情地向網友推介家鄉特產。

這個雙11,他們不再是消費者,而是成為助力家鄉發展的“帶貨主播”。在這場以“彝風海韻·侖美共富”為主題的美姑縣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中,來自北侖職高的涼山學子運用所學電商技能,為東西部協作注入青春力量。
鏡頭前,已學習電商專業近三年的曲比木日顯得從容自信。他不僅詳細講解產品特點,還不時拿起野生菌、苦蕎等特產多角度展示,讓屏幕另一端的網友直觀感受大涼山產品的優良品質。身旁的地惹小虎雖然是首次參與大型直播,也毫不怯場,兩人配合默契,實時回應評論區提問。

“聽了介紹真想嘗嘗”“支持涼山好物”等留言不斷刷屏,不少觀眾當場下單。

“在這場持續數小時的直播中,共吸引了3.18萬人次在線觀看,大涼山農特產品也收獲了大批網友點贊。”學校電商專業教師夏一天介紹,“這場直播不僅是一次帶貨實踐,更是一堂生動的成長課。從起初面對鏡頭的生澀,到如今的從容自信;從了解產品到理解產業——他們完成的不僅是一次直播,更是一次從‘受助者’到‘助人者’的成長蛻變。”
活動現場,直播間成為了連接大涼山與長三角消費者的“云端紐帶”。而直播間外,其余十余名北侖職高涼山學子還帶來了彝族傳統舞蹈表演。歡快的節奏、靈動的舞姿,不僅活躍了現場氣氛,也成為彝族文化走出大山、走向長三角的一扇窗口。同學們的出色表現,贏得了美姑縣及北侖區相關領導的高度評價。


北侖職高學生處副主任張淇寧介紹,學校近年來積極探索“電商賦能+東西協作”育人模式,在校內開設“水泊涼山”涼山特色產品展銷店,并常態化開展電商直播實訓,幫助涼山學生掌握一技之長。此次涼山學生參與美姑農產品推介,既是對其專業能力的檢驗,也是對學校產教融合、以練促學理念的生動詮釋。

從課堂到直播間,從理論學習到助農實踐,這群涼山學子正以專業和熱情,搭建起連接浙江與四川、東部與西部的“青春橋梁”。在這個以消費為主題的“雙11”,他們用所學所長,為東西部協作寫下充滿溫情的注腳,也讓“共富”二字變得更加具體而生動。(董靜、張淇寧、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