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嘉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曹國良一行蒞臨海寧市勞模工匠學院(海寧技師學院尖山校區),就學校建設發展、高技能人才培養及海寧市勞模工匠學院作用發揮等情況進行專題調研。嘉興市總工會、海寧市總工會、海寧市教育局相關領導陪同調研。

實地考察:感受工匠精神培育沃土
調研期間,曹國良主任實地考察了學校的實訓教學場地、勞模工匠長廊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在寬敞明亮的實訓車間里,學生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操作先進設備,專注地進行實操訓練;勞模工匠長廊集中展示了海寧市勞模工匠的先進事跡和精神風貌;技能大師工作室則呈現了師生們在技術創新和工藝突破方面的成果。這些場所生動展現了學校在培育技術技能人才方面的扎實工作。

海寧技師學院副校長周剛向調研組詳細匯報了學校的建設與發展情況。他介紹,海寧市勞模工匠學院自2023年12月3日由海寧市總工會、海寧市教育局、海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資源共享、平臺共建、人才共育”的合作模式,著力構建集“孵化培育、成長成才、創新實踐、帶徒傳藝、聚力發展”于一體的五大平臺,為區域產業升級持續輸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產教融合:精準對接區域產業需求
學校智能制造與設計學院院長褚佳琪就智能制造相關專業的建設成果、課程特色、產教融合實踐、技能大師工作室開展情況向調研組作了具體介紹。他提到,學院緊密對接海寧市及周邊區域產業發展需求,特別是在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設置了與產業升級相匹配的專業課程體系,確保學生所學技能與企業實際需求無縫對接。
“我們不僅聘請企業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還定期組織學生到合作企業實習實踐,同時邀請勞模工匠走進校園,傳授技藝、分享經驗,真正實現校企協同育人。”褚佳琪介紹道。這種深度的產教融合模式,使學生能夠在真實工作環境中鍛煉技能,提前適應未來工作崗位的要求。
充分肯定:辦學成果獲高度評價
調研組對學院高起點、高標準建設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對學院融合區域產業需求、精準培育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辦學方向表示贊賞。曹國良主任指出,勞模工匠學院是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陣地,肩負著為經濟社會發展培育骨干力量的光榮使命。曹國良主任強調,要立足區域產業布局,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優化專業設置,提升人才培養的適應性;要持續完善五大平臺功能,充分發揮勞模工匠的示范引領作用;各級工會組織要加大支持力度,整合優質資源,共同將學院打造成為在區域內有顯著影響力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高地,為嘉興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工匠力量。

展望未來:培育更多時代工匠
此次調研為指導海寧市勞模工匠學院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動力。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調研指示精神,凝心聚力,銳意進取,不斷提升辦學水平和育人質量,努力培養更多適應時代要求、勇于創新創造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為地方產業發展和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海寧市勞模工匠學院作為培育新時代工匠的重要基地,將繼續深化產教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在“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關鍵時期,這類專注于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院校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培育大國工匠的搖籃和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海寧技師學院 陸振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