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溫州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2024學年第二學期生“動”有“笑”新樣態課堂變革活動圓滿落幕。為深入貫徹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精神,積極探索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學校緊扣生“動”有“笑”這一新樣態課堂變革主題,提煉各專業核心素養,進一步突出信息化與精細化教學特點,持續推進課堂變革與轉型,致力于為學生打造更優質、高效且充滿活力的學習環境。本次活動包含課堂教學設計、優質課、信息化說課三大板塊。
一、教學設計評比
自活動開展以來,共有42人報名教學設計評比。參賽教師精心構思,設計出貼合主題的特色教學方案。楊若曦老師的《養老規劃》以人口老齡化為背景,通過課前微調研和思政貫穿聚焦學習要點;張婷婷老師的《穿越書本,“遇見”阿Q——<阿Q正傳>教學》以“書穿”情境讓學生體驗阿Q革命歷程,并實現跨學科融合;陳彥芷老師的《走“鏡”三垟濕地,探尋美麗中國建設如何系統推進?》以三垟濕地為線索,通過實地調研等方式增強教學趣味性和實效性;潘凌麗老師的《UNIT6 CRAFTSMANSHIP ——領略庖丁解牛,雕琢匠人匠心》采用BOPPPS教學模式,結合方式多種調動學生參與,實現文專融合;薛玲老師的《發出原材料》緊密契合生“動”有“笑”核心理念,通過分崗合作、智能財稅平臺實操、希沃游戲互動等動態活動提高課堂參與度,并結合真實企業案例(如成業眼鏡公司)明確會計崗位需求,體現專業特色。
二、優質課評比
在優質課評比中,共有17名教師各展風采。其中鄧亞萍老師在《數韻網信:古典概型的探索與應用之旅》課上,將古典概型與實際場景融合,展現數學在信息安全領域的價值。葉揚老師的《鞋類產品拍攝》以真任務、真實操、真評價模式緊密對接產業。陳周蕊老師的《取得交易性金融資產》采用游戲闖關法,趣味十足且重點突出。陳品翰老師的《救亡圖存的“翻轉人生”》以明暗雙線架構課堂,提升學生參與度,但在預設與生成平衡上需優化。胡旭秋老師的《議論文一材多用》將AI技術與教學融合,實現語文素養與應考策略雙提升。
三、信息化說課評比
信息化說課評比吸引了25人次參與。教師們聚焦信息化教學手段,闡述教學思路與方法。吳文俠老師的《古典概型》說課,以“游戲謎題到概率法則”為主線,通過多種方式演示,結合實例突破難點,課后反思提出優化方向,推動數學知識與實踐融合;陳建榜老師的《籃球:卡位技術的練習方法2》堅持以“以體育人 立德樹人”為指導思想,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以信息化手段為輔,借助“三有四化”教學導向,優化課堂教學。胡瑜老師的《業務聯絡之寄樣服務》以"寄樣"見"匠心"為主題,聚焦外貿寄樣服務這一訂單破局關鍵環節,通過真實展會場景、企業客戶需求及AI工具賦能,培養學生客戶導向思維與精準服務能力。婁慧敏老師的《走進美麗鄉村發展中美麗的“她們”——〈哦,香雪〉說課》以“文化IP”為情境,構建了“感知美-體會美-思辨美-品析美-傳承美”的完整學習鏈條。徐晴老師的《一鍵入茶境——金字消散效果制作》將“泰順茶”短視頻創作大賽作為課堂情境,在傳統PR教學中融入Ai技術,結合課程思政的背景展開教學。
此次生“動”有“笑”新樣態課堂變革活動評比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教師提供了展示與交流的平臺,更通過“以評促教、以評促改”的模式,推動課堂從“知識傳授”向“素養培育”轉型。未來將繼續深耕生“動”有“笑”的課堂理念,聚焦信息化教學創新與專業核心素養培育,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王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