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數字化發展,提升新型職業農民數字技能水平,4月12日,由柯橋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培訓學校主辦、蘭亭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承辦的“聚焦AI智能應用,普及Deepseek+培訓班”專題培訓成功舉辦。78名來自各鎮街的農業從業者、電商創業者及AI技術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
培訓特邀杭州市人工智能協會專家團隊現場授課。上午課程聚焦“AI工具實操應用”,專家通過案例演示引導學員下載調試“即夢”“Kimi”“豆包”等主流AI平臺,結合DeepSeep技術開展短視頻創作與直播文案設計。“原來AI十分鐘就能生成農產品推廣腳本!”學員徐前在專家指導下,成功用AI工具為即將上市的自家水蜜桃制作出首條智能宣傳視頻。
下午的實踐課堂移至浙江民藝拼布博物館。培訓團隊創新采用“非遺+電商”教學模式,邀請資深直播導師許佳琴以拼布作品為案例,現場拆解直播話術設計、場景搭建、流量轉化等核心環節。學員們分組進行模擬直播演練,博物館內此起彼伏的“3、2、1上鏈接”演練聲,將理論學習轉化為實戰能力。“老師演示的互動留人技巧特別實用,明天就用在我們村茶葉直播里!”學員張女士興奮地表示。
柯橋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培訓是落實“鄉村數字人才培育計劃”的重要舉措,通過“AI技術+電商運營”的融合教學,幫助學員掌握智能生產工具的應用能力。后續將持續開展跟蹤服務,建立學員數字技能成長檔案,為鄉村振興注入可持續的數字化動能。
參訓學員普遍反饋,課程內容“接地氣、易上手、見效快”,真正解決了農產品電商中內容產出效率低、直播效果不穩定等痛點。據悉,主辦方將擇優選拔優秀學員組建“數字助農服務隊”,推動AI技術在當地特色產業中的深度應用。(張銀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