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于1905年的浙江省慈溪市錦堂高級職業中學(以下簡稱“錦堂學校”),是一所具有117年辦學歷史的實業學堂。在新時代,作為一所百年職校,錦堂學校重視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學校推行“錦堂精神”和“愛的教育”雙德育模式,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素養。在近幾年辦學過程中,創建了“傳讀紅脈、培育匠才”黨建品牌、“愛的教育”德育品牌、“循環教學”教學品牌、“悅·陽光”后勤服務品牌。
在教育中,以“修身立世、修能立業”的校風,突出行為規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和職業生涯教育。學校充分發揮團組織的作用,實現學校、家庭、社會、用人單位四位一體共同參與學生德育工作。
學校重視人文環境對學生的影響,致力于校園文化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培養學生的職業興趣,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積極推進陽光工程,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走出校園后,能夠在各行各業的崗位上,以“勤學專術、博學多藝”的學風服務社會。
開展勞動實踐
培養勞動技能
錦堂學校以“技能為先、創業為基、愛國愛鄉、與時俱進”為辦學理念,把勞動教育作為抓手,實現“五育并舉”。
學校每學期開展為期一周的勞動教育實踐周。學生們打掃校園衛生,檢查校園文明禮儀,清理食堂衛生死角。各班級開展各具特色的勞動活動:在廢棄的輪胎上種花、承包學校農作地、打掃學校廁所、到社區照顧老人等。
學校還開設了四大主題工坊:布藝手作坊、染織布作坊、汽車樂工坊、烘焙生活坊。布藝手作坊設置了耳飾、芭比娃娃服飾、發飾、非遺虎頭鞋等課程和家長課程,把對學生的勞動教育從學校延伸到家庭。學生們制作的手工作品被作為首選禮物送給來賓、養老院和周邊社區。染織布作坊開設了傳統工藝扎染和手繡、電腦染布和繡花等課程。汽車樂工坊開設了電動玩具汽車組裝、編程,汽車藝術彩繪等創意課程。烘焙生活坊開發了學做牛軋餅干、肉松小貝等課程。
在勞動實踐中,學生們的勞動能力得到提高,塑造了熱愛勞動、艱苦樸素、頑強堅韌的優良品格。
磨礪專業技能
走出就業之路
錦堂學校堅持“讓學生更陽光、讓教師更幸福、讓錦堂更美麗”的辦學思想,推行“校企雙循環項目教學”“連鎖教學工廠”的專業實踐探索,重點發展汽車維修、紡織服裝兩大專業。
汽車維修專業:高校聯姻,進校辦廠
汽修是錦堂學校的主打專業和金字招牌。學校送教師去國外進修和到各類高校培訓專業技能,組織專業課教師下廠實踐,聘請同濟大學和高職院校教授,以及汽修企業技術骨干擔任學校實習指導教師和客座教授,通過校本科研工作坊探索“汽修專業行動導向教學法引進與實驗”項目。學校現有合作企業85家,其中緊密型校外實訓基地26家,與慈溪市汽修協會、中德諾浩、奔馳、寶馬、上海大眾、吉利集團等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為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學校與合作企業開設現代學徒制班級9班,打開產教融合新局面。
學校為汽修專業創設了“車·錦堂”品牌,與企業合作成立了“車·錦堂”連鎖教學工廠,實行嚴格的7S管理,摸索實踐了“進校辦廠”的運作模式。走出校園的學子們,知識儲備豐富、動手能力強、愛崗敬業,深受企業好評。
紡織服裝專業:校企合作,進廠辦校
紡織服裝專業是錦堂學校的一大特色專業,是對百年前錦堂實業學堂農科和蠶科專業的傳承與發展。學校修建了3525平方米的輕紡服裝實訓大樓,開設了服裝設計、染整技術、輕紡產品設計、產品營銷等專業課。輕紡樓的大廳里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服裝和非遺產品,都是學生們的作品。
學校推行“校企新合作”和“開發新專業”雙途徑,不僅與浙江紡織服裝職業學院、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合作,還與慈溪正榮針織廠合作,把教室搬進車間,開啟了“進廠辦校”的新局面。學生們學以致用,理化與實踐結合,能力素質得到提高。
磨礪技能
為就業鋪路
錦堂學校肩負著培養學生實用技能、成就學生精彩人生的責任。新生入學,學校安排一周時間進行專業思想教育;高三畢業生在第五學期進行每周半天的創業、就業教育,培養正確的就業觀。實訓前,師生統一穿實訓工作服,在實訓樓前整隊,統一進出實訓大樓。實訓中要求學生整齊上下樓梯、統一打掃衛生,培養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
學校借鑒5S管理模式對學生進行常規教育管理,通過專業社團活動培養技能尖子生。學校2007年—2021年連續15年參加全國技能大賽,共獲得25金22銀12銅的成績,金牌總數位列全國前茅,被寧波市教育部門授予全國技能大賽特別貢獻獎。
學校每年都會舉行大型畢業生就業洽談會,畢業生就業率達90%以上。
錦堂學校將繼續發揚“創業、創新、創先”的錦堂精神,創建特色學校和特色專業。(陸松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