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理念先行。6月18日,為期三天的龍泉市鄉村文明建設培訓班圓滿完成。本次培訓由安仁區域成技校組織實施,來自龍泉市東部的安仁、龍南、道太三個鄉鎮66位鄉村網格員、文化禮堂管理員及村委委員等人員參加了培訓。
鄉村文化建設既是鄉村建設的難點,也是鄉村建設的靈魂。鄉村文化的振興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目標的重要途徑。本期培訓是龍泉市安仁區域成技校根據龍泉市委宣傳部、農業農村局、教育局等部門為建設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實施鄉村振興等相關工作要求,組織開展的2021鄉村振興系列培訓——鄉風文明建設培訓班。
繁榮鄉村文化,培育文明鄉風,對于推動鄉村振興意義重大。本期培訓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組織進行。在為期一天半的理論培訓中,專家指導學員們如何挖掘和整合鄉村民俗文化、節日文化、手工藝文化等優秀資源,培育挖掘鄉土文化本土人才,調動他們參與鄉風文明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隨后學員們考察了浙閩“扶貧振興園”——中國“鄉村春晚”代表慶元縣舉水鄉月山村、浙江省文化示范村龍溪鄉西溪村、習總書記《擺脫貧困》一書的主要源泉地福建省壽寧縣下黨村。
在月山村,學員們觀看月山村晚演出后,紛紛就理論課所學的節慶活動編排問題與月山村吳書記進行了探討。演員是怎么來的?他們的費用怎么辦?積極性怎么調動?等各類問題不斷拋出。在聽取吳支書關于“月山春晚”連續舉辦40年介紹后,學員黃金坑村陳小平說,一個村的文化品牌建設首要是村黨組織的領頭羊作用發揮好;二是真正服務群眾,演員從群眾來,演的是群眾事,演給群眾看,才能長期堅持。
在省文化示范村西溪村,學員聆聽了吳雄鄉長關于龍溪鄉生態環境治理、生態文化建設的交流介紹,參觀西溪村鳳洋路古民居旅游文化特色一條街與文化禮堂。學員大舍村連福春說,以前覺得自己村很不錯,這次考察學習對比人家的文化建設和生態治理,覺得回去還是有很多事需要推進提升,這次學習收獲滿滿。
在下黨村,學員們重走“黨群連心路”,聽了習近平總書記“三進下黨”調研指導扶貧工作的歷史,深受感動。學員五星村毛右貴說,回去一定要把這段黨史說給村里的黨員群眾聽,組織他們學習。村里的工作要推進,就是要有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要有這種“精氣神”。
安仁區域成技校負責人表示,培訓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希望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考察,讓我們的各位村干部思考與對比,取長補短,因村制宜。挖掘本村優秀文化傳統、發展優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適農則農、宜旅則旅。把我們自己的村莊家園建設的更加美麗,更加宜居,給子孫后代留下更好的傳承。同時在鄉村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群眾自覺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蝕,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下一步,安仁區域成技校還將通過指導技術培訓、按需培訓等多種多樣的方式,獻禮建黨一百周年,助推鄉村振興,為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助力。(葉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