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的教育體系,根據各學段特點,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系統(tǒng)加強勞動教育。除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外,其他課程結合學科、專業(yè)特點,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
勞動教育是我國育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樹德、提智、強體、育美的重要基礎,因此,在落實中,勞動教育不能孤立進行,而是要和其他“四育”攜手同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的關系,才能行穩(wěn)致遠。
勞動教育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yǎng)有用的人才。因此,勞動教育的出發(fā)點是為了培養(yǎng)人、發(fā)展人、完善人,不是為勞動而勞動。勞動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基礎,同時也以發(fā)展其他教育為旨歸。離開其他“四育”,勞動教育便成了“無根的草坪”。
勞動教育作為一門課程,有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它和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和社會實踐一起構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勞動觀念、磨煉意志品質、樹立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以及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等方面,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是其他課程所無法代替的。因此,在大中小學的課程體系建設中,必須給予一定的課時保障,扎扎實實地開展好、實施好,不能把它看成可有可無的課程。
但勞動教育又孕育在其他課程的學習中。各學科教學中的實踐活動部分,從廣義的角度考慮,都是勞動教育,打上“勞動課”的烙印,又具有其他學科的基因,是一門綜合性的育人課程。因此,在對學生勞動意識、勞動觀念的培養(yǎng)上,當同向同行,不能各自為戰(zhàn)。
當然,不同的學段、不同的學科結合的角度和重點都有所不同。物理、化學課的勞動教育可以借由實驗探究進行,生物課的勞動教育可以側重對大自然的探險開發(fā),數學課的勞動教育可以從動手做中發(fā)力。各學科教師都應把勞動教育納入學科教育的目標,精心設計教學流程,科學安排教學內容,使勞動教育成為一種無形的教育,如春風化雨,點點入地,方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張學炬)